CMS正常化—暂时性还是趋势性?
发布时间:08-13 11:58 | 官网
CMS正常化—暂时性还是趋势性?
---欧洲央行利率前景展望
欧洲央行在8月7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如市场预期的维持利率不变,特里谢随后在记者会上的发言再次带动了短期利率的剧烈波动。但是与早前相反,此次利率变动方向却是短期利率的大幅下挫,并使长短期利率倒挂的趋势迅速扭转,重新回复到正常水平。
利率水平的倒挂曾引起了市场对此现象长期维持的担忧,当前在利率水平回复到正常之后,或许倒挂的情况会再次短暂出现,但是长期来看将逐步趋于正常,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欧元区实际经济的恶化、欧洲央行态度的转变以及委员们对通胀的看法。
1、欧洲央行态度转变
在8月7日的例会的会后记者会上,特里谢表达出了对经济增长下行风险的担忧,并认为最新的数据表明08年中期经济表现将更加疲弱,如果结合当前欧元区经济的实际情况,经济放缓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尽管欧元区7月份CPI预估值达到了4.1%的高点,市场也曾据此认为欧洲央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保持对通胀的强硬姿态,但是特里谢的讲话被市场解读为态度或者是对货币政策前景的彻底转变,并可能一改之前牺牲经济增长来防范通胀的做法,而在更大的程度上开始考虑防止经济衰退。如果经济衰退的迹象明显,不排除欧洲央行开始减息的可能。
2、经济数据持续恶化
7月份以来的经济数据更是进一步表明经济下滑加速。作为之前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德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趋势。虽然劳动力市场仍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但是该数据往往滞后于经济实际情况(美国的情况,失业率大幅下降之际,经济已经开始处于衰退边缘,随后失业率大幅上扬),并不能真实的表达当前实际的经济状况。从其他数据看,包括零售销售、工业订单、工业生产以及经济信心指数等各项数据均明显恶化。
如果从欧元区整体角度来看,情况更不乐观,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处于50下方的收缩范围内,整体零售销售连续下滑,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均连续下滑(参见之前的报告)。此外,欧元区内部成员国经济增长极不均衡,除了德国和法国之外,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国家均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从最新的经济数据看,意大利二季度GDP环比下跌0.3%,同比出现了零增长,这预示了将陆续公布的欧元区成员国,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GDP增长均不会乐观。之前欧洲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已经引起了部分成员国的不满,欧元区内部矛盾也在不断激化,甚至有成员国威胁退出欧元区。
3、一场口头干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特里谢出于欧元区经济下滑的实际情况,或许更是为了进一步缓和内部矛盾,而实际上对欧元汇率和利率的上涨进行了一次有效的口头干预。欧元汇率和利率的下跌将刺激区内各成员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当前部分成员国处于衰退边缘,甚至已经陷入衰退的实际情况中,缓和成员国间的矛盾变得非常重要。同时,随着欧元汇率的下跌,美元汇率的明显上扬,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能源商品价格的持续回落,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而经济的放缓也同样会缓和通胀压力。
结论:倒挂趋势已经结束,但是近期可能会有波动
不过尽管当前利率倒挂的情况告已段落,并将逐步回复正常,但是这并不代表倒挂的情况会立即结束,即长短期利率的趋势将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其间仍然会有波动出现,尤其是在欧洲央行委员的口头影响下,短期利率仍有上升的可能。首先,从当前来看欧元区实际CPI水平仍然保持在历史高位,同期PPI也处于较高水平,并可能在下个月向CPI传导,这就使部分强硬委员(比如德国央行行长韦伯等)仍然可能出于控制通胀的角度要求欧洲央行保持强硬,这会带动短期利率的上扬,并造成波动,不过这仅仅是短期影响。除非特里谢再次以经济增长为代价来控制通胀,并加入到强硬派,否则短期利率难以再次持续大幅上扬。其次,能源商品价格可能带来较为复杂的影响。油价已经从7月11日的14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回落到8月7日的115美元/桶左右的近期低点,整体跌幅已经超过了20%,目前也没有明显的触底反弹迹象,因为当前推动各国通胀上扬的主要因素来自于能源食品价格的上扬,这会极大的降低市场的通胀预期。不过油价的下跌不会立即体现到CPI中,7月和8月的CPI可能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回落。
因此,基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前期相关报告的看法,欧洲央行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大幅降低,随着经济放缓和能源商品价格回落,通胀压力也将逐渐消退,加息的必要性更是进一步降低。而从产品角度看,由于利率预期的调整,平仓的机会将会出现,而持有的成本也将降低,这将使投资者有较多的有利选择。